東大22春學期《管理心理學》在線平時作業(yè)3【標準答案】

可做奧鵬全部院校在線離線作業(yè)畢業(yè)論文QQ:3230981406 微信:aopopenfd777

發(fā)布時間:2022/3/2 20:40:20來源:admin瀏覽: 59 次

東大22春學期《管理心理學》在線平時作業(yè)3-00001

試卷總分:100  得分:100

一、單選題 (共 10 道試題,共 40 分)

1.34.倡導“經濟人”假設的代表人物是(   )。

A.泰勒

B.梅奧

C.馬斯洛

D.摩爾斯

 

2.179.所謂“隔行如隔山”,是指影響溝通的社會障礙因素中的(  )。

A.職業(yè)障礙

B.地位障礙

C.組織結構障礙

D.認識障礙

 

3.31.從(  )開始,我國管理心理學者開始系統(tǒng)引入國外管理心理學理論和方法。

A.1976

B.1978

C.1980

D.1982

 

4.18.被尊稱為工業(yè)心理學之父的是(   )。

A.莉蓮·吉爾布勒斯

B.雨果·閔斯特伯格

C.福蘭克·吉爾布勒斯

D.斯特恩

 

5.1.管理心理學產生于(   )。

A.20世紀40年代

B.20世紀50年代

C.20世紀60年代

D.20世紀70年代

 

6.29.社會測量學的創(chuàng)始人是美國社會心理學家(   )。

A.莫雷諾

B.梅奧

C.赫茨伯格

D.勒溫

 

7.5.心理學在一個相當長的時間里,一直在哲學體系中緩慢發(fā)展,直到(   )才成為一門獨立的科學。

A.1878

B.1879

C.1880

D.1881

 

8.8.社會測量法是由(   )心理學家莫雷諾在20世紀30年代提出的。

A.美國

B.法國

C.英國

D.德國

 

9.77.在著名的體液說提出500年后,古羅馬醫(yī)生(   )正式提出了“氣質”的概念。

A.巴甫洛夫

B.蓋倫

C.培因

D.斯普蘭格

 

10.9.情景模擬法具有針對性、(    )、預測性、動態(tài)性等特點。

A.主觀性

B.客觀性

C.模擬性

D.選擇性

 

二、多選題 (共 10 道試題,共 30 分)

11.91.在能力的性別差異上,以下表述錯誤的選項是(   )。

A.男性與女性的能力不存在差異

B.男性優(yōu)于女性

C.女性優(yōu)于男性

D.男性的空間視知覺能力和計算能力一般優(yōu)于女性

E.女性的言語能力通常優(yōu)于男性

 

12.136.一般說來,人際關系的形成過程大致經歷 (   )。

A.注意階段

B.吸引階段

C.適應階段

D.融合階段

E.依附階段

 

13.35.管理心理學的學科知識基礎主要包括(     )等。

A.管理學

B.心理學

C.社會學

D.社會心理學

E.社會管理學

 

14.38.個性心理特征包括(   )。

A.興趣

B.能力

C.氣質

D.性格

 

15.68.歸因理論主要探討的問題包括(   )。

A.心理活動的歸因

B.行為的歸因

C.對人們未來行為的預測

D.認知的歸因

 

16.37.以下選項屬于個性傾向性的是(     )。

A.興趣

B.氣質

C.信念

D.知覺

E.世界觀

 

17.184.以下屬于非正式群體特征的選項包括(  )。

A.明確的規(guī)章制度

B.領導人是自然形成的

C.有一套成文的獎懲制度與手段

D.有一條反應靈敏的信息傳遞渠道

E.有較強的自衛(wèi)性和排他性

 

18.132.人際關系的成分包括(   )。

A.情感成分

B.心理成分

C.行為成分

D.意志成分

E.認知成分

 

19.41.在下列人物當中,(   )均是古典管理理論的代表人物。

A.泰勒

B.勒溫

C.法約爾

D.韋伯

 

20.62.以下對錯覺表述錯誤的選項是(   )。

A.錯覺是對客觀事物不正確的感覺

B.錯覺因其由客觀刺激所產生,所以就具有很強的客觀性

C.知覺的整體性、理解性、恒常性是引起錯覺的原因

D.錯覺在日常生活中很常見,完全是由主觀原因所產生

E.知覺的選擇性導致了錯覺得以產生

 

三、判斷題 (共 10 道試題,共 30 分)

21.53.一般說來,訪談法可以分為個別訪談、集體訪談、結構化訪談、非結構化訪談和選擇性訪談。

 

22.54.根據(jù)調查者設計問題的不同方式,調查法可分為開放式、半開放式、封閉式和半封閉式。

 

23.72.“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這符合社會知覺效應中的首因效應(  )。

 

24.116.以費斯汀格為代表的態(tài)度改變理論是平衡理論(   )。

 

25.195.首屬群體概念是由社會學家米勒于1923年提出來,又稱初級群體(  )。

 

26.149.伯恩(D·Byrne,1971)“吸引的范例”研究表明,在人們不了解他人的情況下,觀點是否一致高度并不決定人們對別人的喜歡程度(  )。

 

27.154.人際關系心理學研究表明,在夫妻關系中,某些女性期望以依賴和忠誠的方式來維持自己與丈夫的感情是非常靠不住的。這符合人際關系對行為影響中的對等性原則(  )。

 

28.123.當父母在勸說孩子少吃糖果時,常常會說吃糖太多會導致牙疼,這種試圖改變他人態(tài)度的方式符合態(tài)度改變理論中喚起恐懼的溝通方式(  )。

 

29.55.按照觀察者和被觀察者的關系,可把觀察法分為參與觀察法、控制觀察法、非參與觀察法和自然觀察法。

 

30.194.“一個和尚挑水喝,兩個和尚抬水喝,三個和尚沒水喝”,這符合群體心理中的社會惰化現(xiàn)象(   )。


  • 上一篇:
  • 下一篇:
  • 作業(yè)咨詢 論文咨詢
    微信客服掃一掃

    回到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