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春《美學》作業(yè)4題目
試卷總分:100 得分:100
一、多選題 (共 1 道試題,共 5 分)
1.美的特性包括:
A.美不是客觀的事實
B.美不是物理的或自然的事實
C.美不是純粹主觀觀念
D.美感經(jīng)驗中人與對象的關系是一種生命關系或存在性關系
二、單選題 (共 19 道試題,共 95 分)
2.德國美學家()的《丑的美學》是專門探討丑的美學著作。
A.歌德
B.席勒
C.卡爾·羅森克蘭茨
D.斯賓塞
3.在西方美學史上,最早把滑稽和丑的概念聯(lián)系起來的美學家是
A.康德
B.黑格爾
C.亞里士多德
D.休謨
4.在現(xiàn)實世界中,令人感到愉快的東西,一是符合主觀目的,二是符合
A.審美意識
B.審美觀念
C.審美心理
D.客觀規(guī)律
5.德國美學家()認為,人只有在自由的時候才游戲,也只有在游戲時才是自由的。
A.歌德
B.席勒
C.鮑姆嘉登
D.黑格爾
6.手藝的核心是()
A.技術
B.技藝
C.藝
D.手
7.()是審美活動和美的現(xiàn)象的唯一見證,是其唯一標志。
A.神話
B.藝術活動
C.美感經(jīng)驗
D.審美活動
8.可以說明杜甫的“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這一詩句的美學觀點是( )
A.距離說
B.快樂說
C.完滿說
D.移情說
9.“美是不依賴概念而作為一個普遍愉快的對象被表現(xiàn)出來的”,此話出自
A.康德
B.柏拉圖
C.亞里士多德
D.黑格爾
10.()的美不是傳統(tǒng)意義上的美,而是另一種美——魅力或魔力。
A.理性
B.感性
C.丑
D.荒誕
11.笑是對嚴肅的解除,是()的勝利。
A.感受力
B.理解力
C.親和力
D.生命力
12.美學這門學科是由( )在1750年提出來的。
A.康德
B.鮑姆嘉登
C.維科
D.黑格爾
13.“憂心忡忡的窮人甚至對最美的景色都沒有感覺”,這說明( )
A.窮人沒有審美能力
B.窮人沒有與美景建立自由的審美關系
C.自然美景與人無關
D.自然的美來自于人的主觀臆想
14.一個()的形成,意味著使一個事物凝固并突出出來。
A.時間
B.空間
C.片斷
D.思想
15.笑或喜劇,就是()之后的輕松和歡快。
A.感受
B.超越
C.失敗
D.思考
16.弗洛伊德看來,所有的喜劇形式,或喜劇的達成,都是()對理性的超越。
A.創(chuàng)造力
B.超我
C.自我
D.本能沖動
17.對喜劇的解釋中,第一個提出“鄙夷說”來解釋戲劇的,是()
A.黑格爾
B.海德格爾
C.亞里士多德
D.柏拉圖
18.藝術的核心功能是( )
A.載道功能
B.實用功能
C.倫理功能
D.審美功能
19.人類審美活動迄今所形成的美感經(jīng)驗形態(tài)包括優(yōu)美、崇高、( )、悲劇、丑、荒誕。
A.和諧
B.滑稽
C.自然
D.喜劇
20.審美活動作為人的存在性境域的顯現(xiàn),就是( )。
A.對事物的客觀描寫
B.對人的內(nèi)在情感的表現(xiàn)
C.將人與其存在性展開中對事物的揭示關聯(lián)為一個整體呈現(xiàn)出來
D.對事物的純粹形式刻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