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師-中外教育史2022年春學期在線作業(yè)1【資料答案】

可做奧鵬全部院校在線離線作業(yè)畢業(yè)論文QQ:3230981406 微信:aopopenfd777

發(fā)布時間:2022/5/17 19:34:28來源:admin瀏覽: 50 次

中外教育史2022年春學期在線作業(yè)1題目

試卷總分:100  得分:100

一、單選題 (共 15 道試題,共 37 分)

1.由周敦頤提出,經(jīng)二程發(fā)展,最后由朱熹完成的儒學理論史稱

A.理學

B.經(jīng)學

C.心學

D.蒙學

 

2._____提出“人性之惡,其善者偽也”的觀點。

A.孟子

B.荀子

C.老子

D.墨子

 

3.________的教育思想是柏拉圖教育思想的重要內容之一,他把教育看作是建立和鞏固一個“理想”社會秩序的工具。

A.私人化

B.國家化

C.集體化

D.工具化

 

4.______在中國教育史上首次把教師與天、地、君、親并提,視教師為“圣人”、“君子”。

A.孔子

B.荀子

C.墨子

D.孟子

 

5._____的產(chǎn)生是天皇制國家確立君主立憲制的必然產(chǎn)物,又和日本當時的政治思想戰(zhàn)線上的矛盾斗爭密切相關;也是儒學派和國學派戰(zhàn)勝洋學派、儒學的德育論戰(zhàn)勝洋學歐化思想的結果。

A.《學校令》

B.《學制令》

C.《教育令》

D.《教育敕語》

 

6.____學派以“天”和“自然”的觀念,來反對統(tǒng)治階級的一切文化和道德。

A.儒家

B.墨家

C.法家

D.道家

 

7._______主張放棄固定的課程體制,把學生有目的活動作為所設計的單元,提出了“設計教學法”。

A.杜威

B.克伯屈

C.波特

D.赫爾巴特

 

8.《學記》中的“故君子之于學也,藏焉修焉,息焉游焉”,即藏息相輔原則,指的是

A.正課學習和業(yè)余愛好的關系

B.主要學習內容和次要學習內容的關系

C.理論與實踐的關系

D.體育與智育的關系

 

9.朱熹認為教育的宗旨是__________,以“明人倫”。

A.“引蔽習染”

B.“存天理,滅人欲”

C.化性起偽

D.擴展善端

 

10.意大利人文主義教育家維多里諾把它所創(chuàng)建的孟都亞宮廷學校稱為“________”,反映出他反對封建教育壓制兒童個性的教育思想。

A.兒童之家

B.快樂之家

C.歡樂家庭

D.自由殿堂

 

11.裴斯泰洛齊認為教育的主要原則就是要______,但他認為教育是應該有一定目的的,對于每一個人來說,不能完全任其發(fā)展。

A.遵循規(guī)律

B.遵循自然

C.依照興趣

D.遵循年齡特征

 

12.明清科舉考試的文體規(guī)定一律使用

A.自由體

B.八股文

C.白話文

D.律體

 

13.《學記》中提出了“預、時、孫、摩”的施教原則,其中,“孫”指的是

A.循序漸進

B.及時施教

C.藏息相輔

D.啟發(fā)誘導

 

14.昆體良認為教育的目的就在于培養(yǎng)______

A.哲學王

B.雄辯家

C.智者

D.講演家

 

15.在奴隸社會,學校教育的主要內容是典章制度教育和

A.武功之學

B.生產(chǎn)勞動教育

C.生活教育

D.社會制度教育

 

二、多選題 (共 15 道試題,共 37 分)

16.《學記》規(guī)劃了教育體系,從地方到中央的行政區(qū)劃分別有

A.塾

B.庠

C.序

D.學

 

17.被稱為“新傳統(tǒng)教育流派”的是_______。

A.要素主義

B.永恒主義

C.進步主義

D.新托馬斯主義

 

18.宋初出現(xiàn)過幾次興學分別為_______

A.慶歷興學

B.熙寧、元豐興學

C.崇寧興學

D.建隆興學

 

19.私學產(chǎn)生的歷史意義有

A.私學的產(chǎn)生與興起,不僅是對西周舊教育制度的否定,打破了西周以來“學在官府”、“禮不下庶人”的國家高度壟斷教育的格局,而且使我國古代的學術文化得到了更加廣泛的傳播,有力地推動了學術下移的運動

B.私學的產(chǎn)生與興起,培養(yǎng)了大批有才干的學生,培養(yǎng)了大批具有各種專長的學者、教育家和政論家,他們活躍在社會舞臺上,挽救時弊,探索革新,對加速我國春秋社會政治、經(jīng)濟和科學文化的發(fā)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C.私學的產(chǎn)生與興起,不僅促進了當時教育事業(yè)的發(fā)展,而且這種私人辦學的形式一直保持在我國的學校教育之中,許多私學大師在教育過程中對教育教學問題進行積極地研究與探討,取得了巨大的成就,為中國教育教學理論與實踐的發(fā)展奠定了基礎,已成為中華民族的一份優(yōu)秀的教育遺產(chǎn)

D.私學的產(chǎn)生與興起,適應了當時社會發(fā)展的需要,是一個巨大的歷史進步。私學在保存、傳遞、總結、發(fā)展、普及和提高中華民族的文明與道德水平的過程中,曾經(jīng)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

 

20.原始社會的教育特點體現(xiàn)在_________

A.教育權利平等

B.教育主要為生產(chǎn)勞動服務

C.教育在整個社會生活中進行

D.教育是極端原始的

 

21..人文主義教育思想的主要代表人物是_____。

A.維多里諾

B.伊拉斯謨

C.拉伯雷

D.蒙田

 

22..書院源于五代,但正式形成是在宋開國十余年后。探究書院的產(chǎn)生,主要原因在于:__________。

A.世亂失學

B.私學傳統(tǒng)

C.禪林影響

D.名師講學

 

23.《學記》提出教師應具備的基本素質有

A.要有很高的政治、道德素質

B.要有廣博的知識

C.要有熟練的教育技巧

D.要懂得教育規(guī)律

 

24.凱興斯泰坦納提出了“公民教育”理論。他提出的了“國家公民”應具有_______品質。

A.關于國家的任務的知識;

B.具有為國家服務的能力;

C.具有熱愛國家,為國家效力的品質;

D.“一旦危急,則義勇奉公,以扶翼天壤無窮之皇運”的忠誠

 

25.______是原始社會教育的主要特點 。

A.教育權利平等

B.教育主要為生產(chǎn)勞動服務

C.教育在整個社會生活中進行

D.教育是極端原始的

 

26.關于培養(yǎng)人才的規(guī)格,孔子提出教育要培養(yǎng)

A.“兼士”

B.“圣人”

C.“君子”

D.“士”

 

27.“百日維新”中的教育改革內容有______。

A.廢八股,變科舉

B.廣興學堂

C.建立譯書局、編譯局

D.派人出國游學

 

28.宋代的科舉制基本上沿用了唐制,但又隨著變化了的形勢有許多創(chuàng)新和發(fā)展。宋初為了網(wǎng)羅人才,進一步加強了科舉考試,采取了________等強化科舉的舉措。

A.擴大了科舉考試內容

B.增加了科舉取士的名額

C.提高了科舉及第后的地位和待遇

D.嚴格立法,完善考試制度,防范舞弊

 

29.蒙養(yǎng)教育的教學方法有_______。

A.識字教學

B.讀書教學

C.寫字教學

D.作文教學

 

30.西周的學校教育體系,可分為____________

A.疇人之學

B.國學

C.鄉(xiāng)學

D.私學

 

三、判斷題 (共 10 道試題,共 25 分)

31.在我國封建社會里,官學制度中一般不包括蒙養(yǎng)教育,所以它多以私學的形式出現(xiàn)。

 

32.朱熹是南宋時期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是心學思想的集大成者,主張心即是理、心外無物,是主觀唯心主義的代表。

 

33.忠恕是仁德的核心。 “仁”,是處理人與人之間關系的學問。

 

34.孔子的忠恕是關于處理家庭內部關系的行為準則。

 

35.中世紀修道院學校的教學多采用問答法。

 

36.1807年,議員懷特布雷提出了由政府在每個教區(qū)設立國家管理的學校的《教區(qū)學校議案》。1833年,當時的財政部長阿爾索普又提出了教育補助金法案,由國會通過。這是英國教育從只作為宗教教派活動或民間活動向國家化發(fā)展的轉折點,也是英國建立國民教育制度和國家直接把握教育領導權的開端。

 

37.資產(chǎn)階級維新派在維新變法運動中,創(chuàng)辦了近百所新式學堂。其中1891年梁啟超在廣州創(chuàng)辦“萬木草堂”。( )

 

38.蘇格拉底最早提出并論證了知識和道德之間關系的問題。蘇格拉底認為美德不是先天形成的,而是后天教育的結果,美德可以通過獲得善的知識而獲得。“美德就是知識”。

 

39.杜威提出教育無目的論。認為教育過程在它自身以外無目的,它就是它自己的目的。( )

 

40.漢代太學的教師稱祭酒,其主要職責是“掌教弟子”,以教學為主。


  • 上一篇:
  • 下一篇:
  • 作業(yè)咨詢 論文咨詢
    微信客服掃一掃

    回到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