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交《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概論》在線作業(yè)-00004
試卷總分:100 得分:100
一、單選題 (共 10 道試題,共 40 分)
1.“社會一旦有技術上的需要,則這種需要會比十所大學更能把科學推向前”,這表明()。
A.實踐是溝通主客體關系的橋梁
B.實踐是檢驗認識真理性的標準
C.實踐為認識提供物質手段
D.實踐的需要是推動認識發(fā)展的動力
2.確保中國人的飯碗要牢牢端在自己手中,這是“雜交水稻之父”袁隆平認為自己應該為國家擔負的責任。20世紀60年代,袁隆平從一些學報上獲悉,雜交高粱、雜交玉米、無籽西瓜等都已廣泛應用于國內外生產中。于是,袁隆平試圖跳出傳統(tǒng)思維,開始進行水稻有性雜交試驗。經過10年的艱苦探索和研究,1974年,以袁隆平為首的專家育成三系雜交水稻,隨后又相繼育成兩系雜交水稻、超級雜交水稻。這些成果在世界上被稱為中國的“第五大發(fā)明”,并且有著“東方魔稻”的美譽。以上材料說明()。
A.自然規(guī)律要依靠人的活動才能存在和發(fā)揮作用
B.不斷否定現有理論是一切科學研究成功的前提
C.科學文化實踐是最基本的實踐活動
D.人能夠通過自覺活動去認識規(guī)律,并按照客觀規(guī)律去改造世界
3.馬克思主義創(chuàng)立的直接理論來源是()。
A.德國古典哲學、英國古典政治經濟學、英法空想社會主義
B.法國歷史哲學、英國科學主義、歐洲人文主義
C.細胞學說、能量守恒定律、生物進化論
D.法國唯物主義、英國經驗主義、德國理性主義
4.刻舟求劍的做法錯在忽視了()。
A.物質是運動的物質
B.物質運動也有靜止的狀態(tài)
C.運動是物質的唯—特性
D.物質是運動的根本屬性
5.唯物辯證法的實質與核心是()。
A.聯系和發(fā)展的觀點
B.對立統(tǒng)一規(guī)律
C.質量互變規(guī)律
D.否定之否定規(guī)律
6.“君子以思患而豫防之”,有備才能無患。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十分重視底線思維,強調凡事不能超越底線。如法律底線、政策底線、利益底線、道德底線等,一旦被突破,就會出現無法接受的壞結果。從哲學的角度分析,底線是指()。
A.聯系的條件性
B.度的關節(jié)點
C.主要矛盾
D.事物發(fā)展的連續(xù)性
7.辯證的同一是()。
A.指事物與其自身完全等同
B.不包含差別的絕對同一
C.以差別、對立為前提的同一
D.不包含否定因素的同一
8.水葫蘆,也叫水浮蓮,20世紀初作為觀賞植物被引入中國。后由于水葫蘆本身含有一定的植物蛋白,于是在20世紀六七十年代被用作家畜尤其是豬的飼料,從而得到大面積推廣。沒想到水葫蘆的繁殖能力驚人,經常會出現搶占水面從而影響航運、窒息魚類的問題,現在單是人工打撈的費用每年就高達1億元。這說明()。
A.應該一分為二地看問題
B.事物的性質是不確定的
C.改造自然必然導致生態(tài)的失衡
D.自然界因人類的岀現喪失了客觀性
9.“芳林新葉催陳葉,流水前波讓后波?!边@句話蘊涵的哲理是()。
A.事物發(fā)展的實質就是新事物戰(zhàn)勝舊事物
B.事物的發(fā)展是量變與質變的統(tǒng)一
C.事物發(fā)展的曲折性是不可避免的
D.事物發(fā)展是前進性和曲折性的統(tǒng)一
10.古有一父,為解決家中鼠患,買了一只貓。貓抓老鼠的同時,卻也偷吃雞,其子甚怨。父道:“寧無雞也不能無貓,因無雞不會挨凍受餓,而無貓,則會挨凍受餓?!逼渥铀觳辉僭?。這個故事啟示我們在處理和解決問題時要注意()。
A.整體與部分的辯證關系
B.兩點論和重點論的統(tǒng)一
C.量變與質變的辯證關系
D.矛盾的同一性和斗爭性
二、多選題 (共 5 道試題,共 20 分)
11.馬克思主義的鮮明特征是()。
A.科學性
B.革命性
C.實踐性
D.人民性和發(fā)展性
12.以下關于馬克思主義的說法正確的是()。
A.馬克思主義是無產階級的世界觀和方法論
B.馬克思主義是不斷發(fā)展的科學理論體系
C.馬克思主義誕生于19世紀的歐洲
D.《共產黨宣言》發(fā)表,標志著馬克思主義的公開問世。
13.實踐對于認識的決定作用主要表現為()。
A.實踐幫助人們了解客觀世界
B.實踐加速人們的認識
C.實踐可以檢驗認識的正確與否
D.認識的目的歸根結底還是為了實踐
14.在認識論方面,關于人的意識能動性的發(fā)揮存在著兩種極端的思想,分別是()。
A.主張人們在認識事物的時候帶有一定創(chuàng)造的辯證唯物主義觀點
B.認為人們在認識外物的世界完全被動的舊唯物主義觀點
C.認為一切認識都是人的內心的主觀創(chuàng)造的主觀唯心主義觀點
D.認為世界時完全不可能認識的不可知論觀點
15.聯系具有普遍性。事物聯系的普遍性的含義是()。
A.任何事物內部的不同部分和要素之間都是相互聯系的
B.事物的聯系是事物本身所固有的
C.整個世界是相互聯系的統(tǒng)一整體
D.任何事物都不能孤立存在,都同其他事物處于一定的聯系之中
三、判斷題 (共 10 道試題,共 40 分)
16.“自由不在幻想中擺脫自然規(guī)律而獨立,而在于認識這些規(guī)律,從而能夠計劃地使自然規(guī)律為一定的目的服務?!边@說明自由是對必然的認識和對客觀世界的改造。
17.同一內容可以有多種形式,而同一種形式無法表現不同的內容。
18.新事物沒有保留舊事物中的任何因素,具有全新的要素、結構和功能。
19.聯系的普遍性說明任何兩個事物之間都有必然的聯系。
20.唯物主義就是辯證法。
21.矛盾一方的發(fā)展以另一方的發(fā)展為條件。
22.“我看到桃紅柳綠、燕子歸來,怎么沒看到春天?”因為現象能被我們觀察到,而本質只能由人的理性思維去把握。
23.聯系雖然具有客觀性,但這并不意味著人們對事物的聯系無能為力。
24.順應自然就是不要對自然的事物做任何改動。
25.實踐作為檢驗真理的標準,既是確定的又是不確定的,其不確定性是因為作為檢驗真理標準的實踐總要收到歷史條件的限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