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秋福師《中學歷史教材教法》在線作業(yè)一【資料答案】

可做奧鵬全部院校在線離線作業(yè)畢業(yè)論文QQ:3230981406 微信:aopopenfd777

發(fā)布時間:2022/11/18 19:37:40來源:admin瀏覽: 1 次

福師《中學歷史教材教法》在線作業(yè)一-0005

試卷總分:100  得分:100

一、判斷題 (共 50 道試題,共 100 分)

1.“電腦多媒體”是指以電子計算機為中心的教學媒體幫助教師進行教學或以計算機為主體的媒體進行教學

 

2.講解接受模式的基本程序是誘導學習動機──感知理解教材──鞏固知識──運用知識──檢查考核。

 

3.知識是對歷史基礎知識的的認識和識記,是對歷史事實和抽象理論的再認再現(xiàn),也是認知領域中學習表現(xiàn)的最高水平

 

4.歷史教學研究的形式很多,主要有集體備課、聽課、說課、評課、經(jīng)驗交流和教學實驗等。

 

5.復習的主要方法有:隨堂復習、單元復習、期末復習和總復習

 

6.指導總復習,首先必須做好復習計劃的制定和使用合理的復習方法

 

7.直觀教具不利于激發(fā)學生歷史學習興趣

 

8.文獻研究法是指查閱已有的資料來了解所要研究的對象的方法

 

9.綱要圖示是一種由字母,字詞、數(shù)字或其他信號組成的教學輔助工具

 

10.考查課包括檢查學生出席情況、集中學生注意力、講授新知識、小結、布置作業(yè)

 

11.講解接受教學模式就是直接教學模式

 

12.中學歷史教學過程,目前較多的是采用傳授和學習書本的模式

 

13.測驗法是指研究者有計劃的通過親身接觸和廣泛的了解,比較充分的掌握有關歷史教學的歷史,現(xiàn)狀中的某些或某個問題的情況,在大量掌握第一手資料的基礎上進行分析綜合,得出科學的結論,指導現(xiàn)實的歷史教學工作

 

14.赫爾巴特認為,教學過程中必須以兒童個人生活實踐或直接經(jīng)驗作為學習的中心,要求圍繞特定的事務來學習知識。

 

15.中學歷史課程標準是中學歷史教學的綱領性文件

 

16.演示教具不是目的而是手段,因此,教具必須緊密配合教學目的的需要既教材的內容和重點、難點

 

17.中學歷史教學法的研究對象是中學歷史教學的全過程

 

18.組成歷史事件、歷史現(xiàn)象的“三要素”主要是:人物、地點和事件。

 

19.中學歷史課堂教學的講述法是對史實運用分析,綜合,對比和比較的方法進行科學的論證,形成歷史概念和提示歷史規(guī)律的講授方法

 

20.課時教學目標制定的依據(jù)是歷史課程標準

 

21.我國古代,最早的教學模式并不是“口耳相傳”的直接教學模式

 

22.中學歷史教師的進修是教師終生學習的一種形式,能促進教師素質的提高,知識的補充更新和完善

 

23.講讀法是師生雙方誦讀和講解教材,借以傳授,學習知識的教學方法。

 

24.講授新知識前的復習是單元復習的主要形式

 

25.我國的教學指導思想多元的

 

26.歷史教師的授課就是按照預定的教案,將在備課中形成的教學設計轉化為顯示的具體教學行為的過程

 

27.在歷史課堂教學中,對史實運用分析、綜合,對比和比較的方法進行科學的論證,幫助學生形成歷史概念的教學方法稱為談話法。

 

28.歷史教學原則的研究與歷史知識的特點是不相關的。

 

29.邏輯性直觀教具包括再造性歷史地圖、圖解、圖示、諷刺畫、漫畫,歷史年表,統(tǒng)計數(shù)據(jù)表等

 

30.德國的艾賓斯浩認為:學習是一個主體在某個規(guī)定的情景中德重復經(jīng)驗引起的,對那個情景的行為或行為潛能的變化

 

31.一節(jié)課的時間內要完成兩個以上教學任務的課稱為“綜合課”。

 

32.教學過程也應有利于個性的培養(yǎng)與發(fā)展。

 

33.合作教學模式的代表人物是美國的約翰遜兄弟

 

34.從狹義上講,中學歷史教學培養(yǎng)的學生“自學能力”主要是指培養(yǎng)通過實踐活動獲得知識的能力。

 

35.歷史教學應該注意對學生非智力因素的培養(yǎng)

 

36.在中學歷史教學活動中,學生是教學的主導,教師是教學的主體。

 

37.備課──授課──評課是構成課堂教學完整工作體系的三個環(huán)節(jié)

 

38.一般來講,學習是指:“經(jīng)驗的獲得及行為變化的過程”。

 

39.教學過程既是一種單向的過程

 

40.分析綜合法是指對收集到的材料進行分析、綜合的研究方法

 

41.發(fā)現(xiàn)教學法和探索法是兩種不同的教學方法

 

42.記憶歷史知識的方法包括年代記憶方方法、空間記憶方法等.

 

43.我國古代,最早的教學模式就是“口耳相傳”的直接教學模式。

 

44.中學歷史教學法研究的任務是,通過對中學歷史教學全過程的研究,揭示中學歷史教學的規(guī)律,從而提高歷史教學的質量,提高學生的整體素質,實現(xiàn)黨和政府所規(guī)定的教育目標

 

45.制定教學目標可以不用滿足整體性、適應性和靈活性三個方面的要求

 

46.教科書審定制度的選定制模式是指由國家教育行政部門采取有計劃的行政方式,專門組織人力進行教科書的編寫出版工作,指定全國的學校統(tǒng)一采用

 

47.在中學歷史教學中,教科書是教師教學的憑借,也是學生學習的依據(jù)

 

48.凡是承載教學內容和信息的物化材料都是教材

 

49.范例教學強調基本性,基礎性和范例性三個原則

 

50.總復習是最高水平的總結性復習

 



奧鵬,國開,廣開,電大在線,各省平臺,新疆一體化等平臺學習
詳情請咨詢QQ : 3230981406或微信:aopopenfd777

  • 上一篇:
  • 下一篇:
  • 作業(yè)咨詢 論文咨詢
    微信客服掃一掃

    回到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