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基礎知識與教學2022年秋學期在線作業(yè)1
共40道題 總分:100分
一、單選題(共20題,60分)
1.世界上最早專門論述教育教學問題的著作是()
A、《論語》
B、《大學》
C、《學記》
D、《孟子》
2.教學計劃是課程的總體規(guī)劃,制定教學計劃的首要問題是()
A、課程設置問題
B、學科順序問題
C、課時分配問題
D、學年編制問題
3.在人類社會中,決定教育領導權的是()
A、文化
B、生產(chǎn)力
C、政治經(jīng)濟制度
D、科學技術
4.兒童身心發(fā)展過程中出現(xiàn)的時而猛長、時而緩慢的現(xiàn)象,是兒童身心發(fā)展過程具有()的表現(xiàn)
A、靈活性
B、差異性
C、階段性
D、不平衡性
5.下列關于學生學業(yè)成績評定敘述正確的是( )
A、評定學生學業(yè)成績,一般采用百分制記分法和等級制記分法
B、一般說,題的數(shù)量多、便于給小分的,用等級制較便利
C、題的數(shù)量不多、開卷、理解和靈活運用的題用百分制較方便
D、在成績評定時,不能把等級制換算成一定的分數(shù)
6.為了解決名詞術語脫離事物,抽象概念脫離具體形象,理解脫離感知等矛盾,教師在教學時必須注意貫徹()。
A、理論聯(lián)系實際原則
B、直觀性原則
C、鞏固性原則
D、啟發(fā)性原則
7.“開而弗達”體現(xiàn)了教學的()。
A、直觀性原則
B、鞏固性原則
C、啟發(fā)性原則
D、循序漸進的原則
8.情境教學法是教學中常用的一種方法,下列不屬于創(chuàng)設情境教學方法的是()。
A、觀察演示
B、引導聯(lián)想
C、組織活動
D、故事引趣
9.最早提出“隱性課程”的學者是( )
A、杜威
B、葉圣陶
C、賈克森
D、蘇格拉底
10.在學校教育體系中,()工作處于核心地位
A、后勤
B、管理
C、科研
D、教學
11.在西方教育史上,認為教育就是“把一切事物教給一切人類的全部藝術”的教育家是()
A、培根
B、夸美紐斯
C、巴班斯基
D、赫爾巴特
12.智育是學校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它主要通過()這條途徑來實現(xiàn)。
A、課外活動
B、社會實踐
C、教學
D、研究活動
13.在我國歷史上,重視兒童教育,提出“心即理”“致良知”的教育家是()
A、荀子
B、董仲舒
C、王守仁
D、孟子
14.關于全面發(fā)展的教育質量觀,說法錯誤的是( )
A、人才的規(guī)格問題,從根本上說,是個性全面發(fā)展的問題
B、要求在教育工作中,要承認學生的個人特點,把全面發(fā)展與因材施教結合起來
C、全面發(fā)展強調五育并舉,就是堅持學生的平均發(fā)展
D、全面發(fā)展教育指堅持學生在德、智、體、美、勞諸方面都得到發(fā)展的教育
15.因材施教是由青少年身心發(fā)展的()決定的
A、順序性
B、階段性
C、差異性
D、不均衡性
16.對童年期的學生而言,教師在教學內容上應多講一些比較具體的知識和淺顯的道理,在教學方法上應多采用直觀教具。這體現(xiàn)教育要適應兒童身心發(fā)展的哪一個特點()
A、穩(wěn)定性
B、階段性
C、不平衡性
D、個體差異性
17.設計教學法的提出者是()。
A、卡土威
B、華虛朋
C、克伯屈
D、狄爾泰
18.“我們敢說日常所見的人中,十分之九都是他們的教育所決定的。”這一觀點出自洛克,他著名的教育著作是( )
A、《大教學論》
B、《教育漫話》
C、《愛彌兒》
D、《普通教育學》
19.人力資本理論反映了()
A、教育對經(jīng)濟發(fā)展的促進作用
B、經(jīng)濟發(fā)展水平對教育的制約作用
C、政治對教育的制約作用
D、教育對科學技術的促進作用
20.1632年,捷克的著名教育家夸美紐斯的()是近代最早的一部教育學著作。在這本著作中,他提出了普及初等教育,主張建立適應學生年齡特征的學校教育制度,論證了班級授課制度,規(guī)定了廣泛的教學內容,論述了教學原則,高度評價了教師的職業(yè),強調了教師的作用
A、《大教學論》
B、《學記》
C、《普通教育學》
D、《教育論》
二、判斷題(共20題,40分)
1.目前,我國高中課程設置以分科課程為主
A、對
B、錯
2.教科書和教材既有聯(lián)系又有區(qū)別,教科書是教材的一種形式。
A、對
B、錯
3.在西方,《大教學論》被認為是第一部專門論述教育問題的現(xiàn)代教育學著作。
A、對
B、錯
4.歷史研究法主要是用來描述具體的歷史事件或歷史人物的一種方法。
A、對
B、錯
5.把課程用于教育科學的專門術語,始于英國教育家泰勒。
A、對
B、錯
6.教學從其本質上講是一種特殊的認識活動
A、對
B、錯
7.我國于1988年頒布了《義務教育法》。
A、對
B、錯
8.生產(chǎn)力的發(fā)展雖為教育的發(fā)展提供物質條件,但它不能單獨地決定教育的發(fā)展。
A、對
B、錯
9.學校教育在人的發(fā)展中起決定性作用
A、對
B、錯
10.教學越直觀越好
A、對
B、錯
11.教育等同于智育
A、對
B、錯
12.教學方法受到教學目的、內容、生產(chǎn)力發(fā)展水平等多方面因素的制約,因此不具有獨立性。
A、對
B、錯
13.教學就等同于教學
A、對
B、錯
14.課程改革是教育系統(tǒng)內部的事,外部人員參與與否并不會影響改革效果。
A、對
B、錯
15.杜威是實用主義的代表,強調教師的中心地位。
A、對
B、錯
16.學校教育是一種非制度化的教育,在現(xiàn)代教育體系中,學校教育形態(tài)是教育的主體形態(tài)。
A、對
B、錯
17.孔子是我國最早的教育家,他的思想主要記載在《學記》中。
A、對
B、錯
18.搜集研究文獻的目的是掌握和摘取與研究課題有關的資料以便利用
A、對
B、錯
19.強調學生的主體地位必然削弱教師的主導作用
A、對
B、錯
20.學校在培養(yǎng)人才時不一定要有明確的教育目的,但必須要有明確的培養(yǎng)目標。
A、對
B、錯
奧鵬,國開,廣開,電大在線,各省平臺,新疆一體化等平臺學習
詳情請咨詢QQ : 3230981406或微信:aopopenfd77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