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成性考核一
試卷總分:100 得分:100
1.下列關于憲法法律效力表述正確的是
A.在不成文憲法的國家中,憲法的法律效力高于其他法律
B.在我國,任何法律法規(guī)都不得與憲法規(guī)范、憲法基本原則和憲法精神相抵觸
C.憲法的法律效力主要表現(xiàn)為對公民的行為約束
D.憲法的法律效力不具有任何強制性
2.我國公民在選舉權方面要求年滿
A.16周歲
B.15周歲
C.20周歲
D.18周歲
3.法是以( )為內(nèi)容的行為規(guī)范
A.國家意志性
B.權利義務
C.國家強制力
D.社會關系
4.王甲犯搶劫罪和故意殺人罪,因罪行嚴重、手段惡劣、社會影響極壞,被人民法院處 死刑,3月15日執(zhí)行槍決。王甲因犯罪而最終遭到懲處最能體現(xiàn)法的特征是
A.法以權利義務為內(nèi)容
B.法是由國家強制力保障實施
C.法由國家制定或認可,具有國家意志性
D.法是調(diào)整社會關系的行為規(guī)范
5.我國民族自治地方是指
A.自治區(qū)、自治縣
B.自治區(qū)、自治州、自治縣
C.自治區(qū)、自治州、民族鄉(xiāng)
D.自治區(qū)、自治州、自治縣、民族鄉(xiāng)
6.我國的根本政治制度是
A.人民代表大會制度
B.社會主義制度
C.人民民主專政
D.共產(chǎn)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制
7.1982年憲法是我國建國以來的第( )部憲法
A.3
B.4
C.5
D.2
8.有選舉權和被選舉權的年滿( )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可以被選為中華人民共和國主席,副主席。
A.15歲
B.18歲
C.40歲
D.45歲
9.我國的國家結(jié)構形式屬于
A.單一制
B.民族區(qū)域自治
C.聯(lián)邦制
D.復合制
10.在我國,人民行使國家權力的機關是
A.各級國家行政機關
B.各級國家審判機關
C.各級國家檢察機關
D.全國人大及地方各級人大
11.利害關系人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請宣告其為失蹤人的條件是
A.自然人下落不明滿半年
B.自然人下落不明滿一年
C.自然人下落不明滿兩年
D.自然人下落不明滿四年
12.已滿14周歲不滿16周歲的人,故意傷害他人致人輕傷的,( )刑事責任。
A.應當負
B.不負
C.可以負
D.應當減輕
13.甲和乙多次發(fā)生爭吵,矛盾日深。某日兩人又發(fā)生爭吵,二人決定決斗。決斗中,甲將乙刺成重傷,乙刺穿甲的心臟致甲死亡。乙的行為屬于
A.正當防衛(wèi)
B.防衛(wèi)過當
C.故意犯罪
D.過失犯罪
14.甲欲害死乙,將毒藥放人乙的食物中,當甲看到乙吃下食物時,猛然醒悟,立即將乙送往醫(yī)院,但經(jīng)醫(yī)生全力搶救,乙仍中毒死亡。甲的行為是
A.犯罪既遂
B.犯罪未遂
C.犯罪中止
D.事實認識錯誤
15.王某因犯罪被判處有期徒刑5年。依據(jù)法律規(guī)定,王某在監(jiān)獄服刑期間
A.享有選舉權,因為其未被剝奪政治權利
B.不一定享有選舉權,要視其服刑改造期間的表現(xiàn)
C.不享有選舉權,因為罪犯在服刑期間都被剝奪政治權利
D.不享有選舉權,罪犯依法不享有選舉權
16.宋某持三角刮刀搶劫王某財物。王某奪下宋某的三角刮刀,并將宋某推倒在水泥地上,宋某頭部著地,當即昏迷。王某隨后持三角刮刀將宋某殺死。關于王某行為的性質(zhì),下列選項正確的是
A.根據(jù)刑法第20條第3款的規(guī)定,王某將搶劫犯殺死,屬于正當防衛(wèi)
B.王某的行為屬于防衛(wèi)過當
C.王某前面的行為是正當防衛(wèi),后面的行為是防衛(wèi)過當
D.王某前面的行為是正當防衛(wèi),后面的行為是故意殺人
17.小王將鄰居家的10000元現(xiàn)金偷回家中,經(jīng)家人規(guī)勸,小王后悔。在鄰居未發(fā)現(xiàn)時,偷偷將該10000元現(xiàn)金放回原處。小王的行為是
A.犯罪中止
B.犯罪未遂
C.犯罪既遂
D.作為犯罪處理
18.區(qū)分犯罪未遂和犯罪中止的關鍵在于
A.是否開始實施犯罪預備行為
B.是否開始著手犯罪的實行行為
C.是否是在犯罪行為終了之前停止
D.是否自愿放棄犯罪意圖
19.下列不屬于刑事訴訟強制措施的是
A.拘傳
B.取保候?qū)?/p>
C.逮捕
D.扭送
20.某縣公安機關在偵破一起敲詐勒索案的過程中,依法收集到犯罪嫌疑人通過電話進行敲詐的錄音磁帶一盤。該錄音帶屬于
A.犯罪嫌疑人的供述和辯解
B.視聽資料
C.物證
D.間接證據(jù)
21.小F竊得一冰箱;騙小C說是自己買的二手貨,借小G的三輪車拉一下,小C相信,主動幫助小F將冰箱裝上車拉到小F處。小C的行為屬于
A.不構成犯罪
B.幫助犯
C.窩贓犯
D.脅從犯
22.“法無明文規(guī)定不處罰”體現(xiàn)的是
A.罪刑法定原則
B.罪刑相適應原則
C.懲罰與教育相結(jié)合原則
D.刑法面前人人平等原則
23.被判處有期徒刑以上刑罰的犯罪分子,刑罰執(zhí)行完畢或者赦免以后,在( )以內(nèi)再犯應當判處有期徒刑以上刑罰之罪的,是累犯。
A.二年
B.三年
C.四年
D.五年
24.在刑罰主刑中,最輕的刑罰方法是
A.拘役
B.刑事拘留
C.管制
D.罰金
25.我國刑法解決溯及力問題的原則是
A.從舊原則
B.從新原則
C.從舊兼從輕原則
D.從新兼從輕原則
26.小X犯了挪用公款罪,因為是中共黨員,又是勞動模范,所以法院就減輕了對他的處罰。法院的這一做法違背了
A.罪刑法定原則
B.罪刑相適應原則
C.適用刑法人人平等原則
D.懲辦與教育相結(jié)合原則
27.我國第一部社會主義類型的憲法是( )年制定的。
A.1949
B.1950
C.1952
D.1954
28.我國憲法規(guī)定,公民有受教育的
A.權利
B.權力
C.義務
D.權利和義務
29.我國的基本政治制度是
A.社會主義制度
B.人民民主專政制度
C.人民代表大會制度
D.民主集中制
30.下列不屬于憲法規(guī)定的公民基本權利的是
A.環(huán)境權
B.平等權
C.出版自由
D.受教育權
31.我國人民代表大會制度的核心內(nèi)容和實質(zhì)是
A.少數(shù)服從多數(shù)
B.集體行使職權
C.國家的一切權力屬于人民
D.平等原則
32.以下說法正確的有
A.中華人民共和國人民法院是國家的審判機關,依法行使國家的審判權
B.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是國家最高行政機關
C.中華人民共和國人民檢察院是法律的監(jiān)督機關,依法行使國家的檢察權
D.中華人民共和國全國人民代表大會是我國最高權利機關
33.以下屬于我國法的淵源的有
A.憲法
B.行政規(guī)章
C.國際條約
D.地方性法規(guī)
34.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是
A.最高國家立法機關
B.最高國家權力機關
C.最高國家權力機關的執(zhí)行機關
D.最高國家行政機關
35.憲法規(guī)定,公民的政治自由包括
A.言論自由
B.結(jié)社自由
C.宗教信仰自由
D.集會、游行、示威自由
36.法具有以下哪些特征
A.由國家制定或認可,具有國家意志性
B.調(diào)整自然關系
C.以權利義務為內(nèi)容
D.由國家強制力保障實施
37.宣告死亡的法律后果有
A.民事權利能力終止
B.為財產(chǎn)設定代管人
C.繼承開始
D.婚姻關系消滅
38.我國刑法規(guī)定的排除社會危害性的行為有
A.執(zhí)行命令的行為
B.體育比賽
C.正當防衛(wèi)
D.緊急避險
39.以下屬于我國刑罰的有
A.拘役
B.沒收財產(chǎn)
C.罰款
D.勞動教養(yǎng)
40.我國刑法的基本原則有
A.罪刑法定原則
B.應急性原則
C.罪刑相適應原則
D.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原則
41.已滿14周歲不滿16周歲的人犯( )的,應當負刑事責任。
A.盜竊罪
B.搶劫罪
C.敲詐勒索罪
D.放火罪
42.從犯是指在共同犯罪中
A.起次要作用的犯罪分子
B.起輔助作用的犯罪分子
C.領導他人犯罪的犯罪分子
D.教唆他人犯罪的犯罪分子
43.以下情況行為人須負刑事責任的有
A.15周歲的人實施的數(shù)額較大的盜竊行為
B.酗酒的人犯罪的(成年且精神正常)
C.又聾又啞的人犯罪的(成年且精神正常)
D.間歇性精神病人實施的嚴重傷害他人的行為(行為時正值發(fā)病期間)
44.法是以國家強制力為內(nèi)容的行為規(guī)范。
45.一般來講,法不應溯及既往,不應適用于法律生效前的行為。
46.王某拖欠他人5萬元的債務,債權人起訴至法院。由于王某是全國人大代表,所以,在全國人大閉會期間非經(jīng)全國人大常委會許可,王某可不接受民事審判。
47.依據(jù)刑法規(guī)定,審判時不滿18周歲的人和犯罪時懷孕的婦女,一律不得適用死刑。
48.公訴案件的公訴人負有舉證責任,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不負舉證責任。
49.陳某(15周歲),因喜好計算機,于某日深夜?jié)撊胍还颈I竊了價值3萬余萬的計算機器件(事發(fā)后均被追回)。對于陳某的這一行為,依據(jù)法律規(guī)定,應不追究其刑事責任。
50.根據(jù)中國現(xiàn)行法律,中國公民有權申請最高人民法院實施違憲審查。
奧鵬,國開,廣開,電大在線,各省平臺,新疆一體化等平臺學習
詳情請咨詢QQ : 3230981406或微信:aopopenfd77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