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師《心理學》在線作業(yè)二-0003
試卷總分:100 得分:100
一、單選題 (共 12 道試題,共 24 分)
1.教育心理學的研究領域從二十世紀50年代以前集中于學習問題轉向對教學問題的極大關注,這種轉變最初源于教育心理學家____所進行的教育與課程改革。
A.布魯納
B.布魯姆
C.奧蘇貝爾
D.斯金納
2.加涅提出了( )模式。
A.積累學習
B.發(fā)現(xiàn)學習
C.觀察學習
D.接受學習
3.心理健康的人能夠有效地發(fā)揮個人的身心潛力以及作為社會一員的( )。
A.積極的社會功能
B.應有的責任能力
C.應有的責任義務感
D.道德精神面貌
4.1924年我國第一本《教育心理學》教科書出版,它的作者是( )。
A.陶行知
B.蔡元培
C.潘菽
D.廖世承
5.不再刻板地恪守規(guī)則,并且常常由于規(guī)則與事實的不符而違反規(guī)則或違抗師長,這種反應屬于皮亞杰的認知發(fā)展階段中的____。
A.感知運動階段
B.前運算階段
C.具體運算階段
D.形式運算階段
6.有些學生雖然知道道德規(guī)范,也愿意遵守,但卻受個人欲望的支配,不能抗拒誘惑因素,結果干出了違反道德規(guī)范的事。其主要原因是這些學生( )。
A.缺乏正確的道德認識
B.缺乏良好的情感
C.道德意志薄弱
D.沒有掌握正確的道德行為方式
7.根據遷移過程中所需的內在心理機制的不同而進行劃分,遷移可分為( )。
A.正遷移和負遷移
B.水平遷移和垂直遷移
C.一般遷移與具體遷移
D.同化性遷移、順應遷移與重組性遷移
8.____以實用主義為基礎的為信條,進行改革教學的實踐活動,對教育產生了相當深遠的影響,成為進步教育的帶路人。
A.羅杰斯
B.布魯納
C.杜威
D.桑代克
9.皮亞杰認為應多做事實性的技能性的訓練的兒童應該屬于____。
A.感知運動階段
B.前運算階段
C.具體運算階段
D.形式運算階段
10.1903年,美國心理學家____出版了《教育心理學》,這是西方第一本以“教育心理學”命名的專著。
A.布盧姆
B.桑代克
C.鐵欽納
D.華生
11.教師職業(yè)道德的核心成分是教師對教育事業(yè)的( )。
A.愛好
B.忠誠
C.熱愛
D.興趣
12.下列屬于問題解決的是( )。
A.漫無目的幻想
B.走路
C.聯(lián)想
D.發(fā)明創(chuàng)造
二、多選題 (共 27 道試題,共 54 分)
13.教師在教育過程中主要涉及( )
A.敬業(yè)精神
B.職業(yè)素養(yǎng)
C.專業(yè)知識
D.專業(yè)技能
E.教學風格
14.認為學習是外部行為的變化的是( )。
A.桑代克
B.巴甫洛夫
C.斯金納
D.加涅
E.維納
15.大多數心理學家都認為,任何問題都含有三個基本成分即( )。
A.給定的條件
B.要達到的目標
C.存在的限制或障礙
D.存在的疑點
16.布魯巴奇等在1994年提出的四種反思方法包括( )。
A.反思日記
B.詳細描述
C.交流討論
D.關注問題
E.行動研究
17.奧蘇貝爾將有意義學習分為____。
A.類屬學習
B.派生學習
C.總括學習
D.組合學習
18.教學媒體包括( )。
A.投影
B.錄像
C.計算機
D.黑板
E.圖片
19.根據作用于信息加工的不同階段,理解和保持知識的策略主要包括____三種策略。
A.復述策略
B.管理策略
C.時間策略
D.精致策略
E.組織策略
20.按照創(chuàng)造力本身從萌芽到形成的過程,海納特(Heinelt)將創(chuàng)造力分為____。
A.前創(chuàng)造力
B.潛創(chuàng)造力
C.普通創(chuàng)造力
D.真創(chuàng)造力
21.教學媒體包括( )。
A.投影
B.錄像
C.計算機
D.黑板
E.圖片
22.教學監(jiān)控能力是教師教學能力結構中的高級形式,是其他教學能力和教學行為的調節(jié)中樞,它的發(fā)展特征包括____。
A.從他控到自控
B.敏感性逐漸增強
C.遷移性逐漸提高
D.反思性逐漸增強
23.教學反思的方法包括____。
A.反思日記
B.詳細描述
C.交流討論
D.行動研究
24.影響個體從眾的因素主要有( )。
A.群體個數
B.群體凝聚力和群體吸引力
C.成員在群體中的地位
D.人的心理特點
E.群體的性別比例
25.示范法由于范例的不同有( )。
A.輔導教師的示范
B.角色的示范
C.他人提供的示范
D.電視、錄像的示范
E.有關讀物的示范
26.以下各項屬于人格測驗的是( )。
A.創(chuàng)造力測驗
B.興趣測驗
C.成就動機測驗
D.態(tài)度量表
27.結構化指教材內容的各構成要素具有科學的、合理的邏輯聯(lián)系,能體現(xiàn)事物各種內在關系如( )。
A.上下關系
B.平行關系
C.并列關系
D.網絡關系
E.交叉關系
28.奧蘇貝爾的教學原則包括____。
A.逐漸分化原則
B.序列組織原則
C.鞏固原則
D.先行組織者策略
E.整合協(xié)調原則
29.教授心智技能或策略的主要目的是( )。
A.使學生學會學習
B.學會解決問題
C.成為一個自主的、自我調控的有效的學者
D.獲得很多知識
30.創(chuàng)造力的最主要特征是____。
A.獨創(chuàng)性
B.敏捷性
C.流暢性
D.靈活性
E.先天性
31.系統(tǒng)性原則主要表現(xiàn)在____。
A.整體性
B.層次性
C.開放性
D.動態(tài)性
E.自組織適應性
32.復述策略包括____。
A.復習
B.試圖回憶
C.過電影
D.多種感官協(xié)同記憶
33.一般來說,元認知策略可分為( )。
A.復述策略
B.精細加工策略
C.計劃策略
D.監(jiān)視策略
E.調節(jié)策略
34.專家型教師與新教師在課時計劃的差異表現(xiàn)在( )。
A.專家教師課時計劃更簡潔
B.專家教師課時計劃更靈活
C.專家教師注重以學生為中心來制定課時計劃
D.專家教師的課時計劃具有預見性
E.專家教師注重細節(jié)
35.外部強化可激發(fā)人的外在動機行為,運用外部強化影響人的形式包括____。
A.獎賞訓練
B.取消訓練
C.懲罰訓練
D.回避訓練
36.奧蘇貝爾將學習動機劃分為____。
A.認知內驅力
B.自我提高內驅力
C.外部動機
D.附屬內驅力
37.相似性的大小的主要是由兩任務中含有的共同成分決定的。那么,兩任務的共同成分可能是( )。
A.刺激
B.反應
C.環(huán)境線索
D.學習目標
E.態(tài)度
38.為了有效地觀察直觀對象,必須運用感知規(guī)律,突出直觀對象的特點,這些感知規(guī)律包括( )
A.強度律
B.活動律
C.層次律
D.差異律
E.組合律
39.評定量表的評定等級一般有( )。
A.3級
B.4級
C.5級
D.6級
E.7級
三、判斷題 (共 11 道試題,共 22 分)
40.杜威(John Dewey)則以實用主義為基礎的“從做中學”為信條,進行改革教學的實踐活動,對教育產生了相當深遠的影響,成為進步教育的帶路人。
41.美國1913—1914年出版的華生的三卷本《教育心理學》。
42.對問題的表征包括問題的表面特征和深層特征,其中表面特征是解決問題的關鍵。
43.1934年,戈夫曼(I. Goffman)首先運用角色的概念來說明個體在社會舞臺上的身份及其行為。
44.精制策略是為了在工作記憶中保持信息而對信息進行反復組織的策略。
45.所謂焦慮,指個體對于對自己的自尊心構成潛在威脅的情境所產生的擔憂反應或反應傾向。
46.陸欽斯的"量杯"實驗是定勢影響遷移的一個典型例證。
47.人們一般傾向于根據問題是否界定清晰而分為兩類:有結構的問題和無結構的問題。
48.根據研究,初一年級是品德發(fā)展的關鍵時期。
49.苛勒于1913年至1917年用黑猩猩做了一系列試驗,證明了黑猩猩的學習是一種嘗試錯誤。
50.在知識學習的三階段中,應解決的主要心理問題分別是知識的獲得、保持和應用。
奧鵬,國開,廣開,電大在線,各省平臺,新疆一體化等平臺學習
詳情請咨詢QQ : 3230981406或微信:aopopenfd77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