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春學期(1709、1803、1809、1903、1909、2003)《學術基本要素:專業(yè)論文寫作(爾雅)》在線作業(yè)
試卷總分:100 得分:100
一、單選題 (共 35 道試題,共 70 分)
1.李硯祖老師認為表述合理性是什么
A.認知框架合理性
B.藝術合理性
C.美學合理性
D.符合學院規(guī)范
2.一個產(chǎn)品銷售總額分成幾份
A.7
B.6
C.5
D.4
3.《元史學》的作者是?
A.???/p>
B.海登·懷特
C.埃爾金斯
D.吉爾茲
4.設計心理學涉及幾個方面的東西
A.1
B.2
C.3
D.4
5.以下不屬于論文選題范圍的集中體現(xiàn)方面的是?
A.歷史
B.理論
C.作品
D.實踐批評
6.寫論文第一步是什么呢
A.閱讀第一手資料
B.閱讀現(xiàn)在人著作
C.找老師選題
D.參看師姐師兄論文
7.《史學方法導論》的作者是?
A.胡適
B.王國維
C.張岱年
D.傅斯年
8.學術論文學文論文什么當頭
A.述
B.論
C.斷
D.敘
9.中國文明幾千年連續(xù)不斷
A.6000
B.5000
C.4000
D.3000
10.《文體手冊和學術出版指南》的作者是?
A.潘諾夫斯基
B.沃爾夫林
C.布克哈特
D.吉鮑爾迪
11.從寫稿到發(fā)表正常需要多久
A.半年
B.3個月
C.2年
D.1年
12.蘭克是哪個國家的
A.意大利
B.芬蘭
C.美國
D.德國
13.行文秩序以什么為中心
A.章節(jié)
B.思想
C.作者喜好
D.中心意思
14.學術人才培養(yǎng)的基礎是什么
A.道德性
B.論文質(zhì)量
C.論文規(guī)范性
D.知識性
15.關于析出文獻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析出文獻的作者就是文集的編者。
B.析出文獻指的是匯編中的找出的文獻。
C.析出文獻一般是可以獨立參閱引用的。
D.對析出文獻的注釋是論文規(guī)范的一部分。
16.以下關于行文秩序說法錯誤的是?
A.行文秩序以章節(jié)為中心
B.行文依憑寫作者的感性思維即可
C.行文也要從讀者的閱讀來考慮
D.章節(jié)以問題為中心
17.1983年國家首次授予13個博士學位,其中沒有哪個學科的博士?
A.理學博士
B.文學博士
C.工學博士
D.以上都沒有
18.什么時候我國第一次授予文學博士學位
A.1983
B.1982
C.1981
D.1980
19.寫作中一環(huán)扣一環(huán),按照次序?qū)懡惺裁捶椒?/p>
A.漸進的文本思維
B.并駕齊驅(qū)寫法
C.發(fā)散寫法
D.前后相繼寫法
20.以下哪項不用來形容人文的城市的工藝?
A.理性的
B.權力的
C.雅化的
D.文化的
21.數(shù)據(jù)偶像是在誰的影響下建立的
A.李硯祖
B.康德
C.培根
D.蘭克
22.文章有限制該怎么辦
A.換方向
B.換導師
C.去昧
D.不寫換題
23.韓國人一年閱讀量為幾本
A.7
B.6
C.5
D.4
24.以下說法正確的是?
A.后現(xiàn)代史學認為沒有一種模式和理論貫通世界所有歷史。
B.后現(xiàn)代史學使人更全面地發(fā)現(xiàn)問題,更具有主動性。
C.以上說法都正確
D.與現(xiàn)代史學不同,后現(xiàn)代史學提出了反思性的批判。
25.以下著作中不屬于貢布里希的是?
A.《藝術風格學》
B.《藝術與錯覺》
C.《秩序感》
D.《圖像與眼睛》
26.以下對“二重證據(jù)法”說法錯誤的是?
A.它的考據(jù)具有真理性。
B.它沒有隨著社會歷史的發(fā)展而改變。
C.它是由王國維提倡的。
D.它指的是古典文獻與出土文獻相互印證。
27.李硯祖老師用幾個詞概括宮廷貴族工藝美術
A.4
B.3
C.2
D.1
28.我國第一次授予博士學位的時候有多少博士
A.14
B.13
C.12
D.11
29.《教皇史》是誰寫的
A.牛頓
B.愛因斯坦
C.蘭克
D.米歇爾
30.寫作的規(guī)定有幾種要素
A.1
B.2
C.3
D.4
31.寫作就是什么
A.表現(xiàn)自己的方式
B.文學抒情
C.文學修養(yǎng)
D.文字表達訓練
32.以下說法不正確的是?
A.論文寫作必須具備學術規(guī)范性。
B.學術論文的數(shù)量多,這個國家的科技水平就高。
C.學術論文是一個思考、讀書、寫作的過程。
D.培養(yǎng)學者型的人才是論文寫作訓練思維的目的。
33.我國一年出版的書有多少種
A.四十萬種以上
B.30萬種以上
C.20萬種以上
D.10萬種以上
34.當代民間美術有幾種形態(tài)
A.4
B.3
C.2
D.1
35.大學規(guī)定碩士學位論文要有幾個主題?
A.四個
B.兩個
C.三個
D.一個
二、判斷題 (共 15 道試題,共 30 分)
36.引文注釋和參考文獻不能同時出現(xiàn)在一篇論文中。
37.參加國內(nèi)或國外的學術會議時最好帶有紙質(zhì)和電子的論文文本。
38.寫作思維是三維空間。
39.邏輯思考與反向思考是論文準備和寫作中需要具備的素質(zhì)。
40.在人類社會中商標的歷史遠遠早于知識產(chǎn)權制度的歷史。
41.歸納主義信條認為真理顯現(xiàn)在以資料積累為基礎的概括形式之中。
42.追求標新立異是現(xiàn)代藝術的一大特點。
43.文本就是本文。
44.論文寫作中的引文必須有根據(jù)。
45.新史學認為資料本身是純粹客觀的。
46.博士生的選題報告會必須以學術活動的方式在一級學科范圍當中舉行。
47.有效地使用檢索對收集論文材料有很大作用。
48.任何學術論文都是繼承性與創(chuàng)造性的統(tǒng)一,漸進性和突變性的統(tǒng)一。
49.知識產(chǎn)權法律制度的產(chǎn)生是商品經(jīng)濟的產(chǎn)物。
50.論文寫作往往以觀點為中心,材料論據(jù)為補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