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政策學》2023年春學期在線作業(yè)2題目
試卷總分:100 得分:100
一、單選題 (共 40 道試題,共 100 分)
1.()認為機構決定了政策內容和方向
A.機構模式
B.團體模式
C.組織模式
D.精英模式
2.團體模式的理論基礎是( )
A.理性主義
B.漸進主義
C.團體理論
D.精英理論
3.理性模式認為政策制定的最終目的是制定一項()
A.凈價值成效最大的政策
B.較好的政策
C.相對好的政策
D.滿意的政策
4.理性模式的理論基礎是( )
A.理性主義
B.實用主義
C.漸進主義
D.理想主義
5.下列不屬于政策的一項是( )
A.關于進一步提高航海教育質量的若干意見
B.教育部關于建立中小學幼兒園家長委員會的指導意見
C.高一?二班班級管理規(guī)范
D.教育部關于印發(fā)《中等職業(yè)教育督導評估辦法》的通知
6.下列對教育政策與教育法律關系描述不正確的一項是( )
A.教育法律是教育政策的具體化
B.教育法律的制定應以教育政策為依據(jù)
C.教育法律是法律化了的教育政策
D.教育法律比教育政策范圍更大
7.樂觀原則又稱( )
A.開心原則
B.高興原則
C.最佳收益值原則
D.最佳效益原則
8.現(xiàn)代政策科學誕生的標志是( )
A.《政策科學》的出版
B.《政策分析》的出版
C.《政策研究》的出版
D.《政策理論》的出版
9.下列對教育政策評價的功能描述不正確的一項是( )
A.有利于提高教育政策方案的科學性與可行性
B.有利于促進教育政策實施的進程
C.有利于檢驗教育政策實施效果
D.有利于改變教育政策目標
10.我國大陸第一本將教育政策作為學科來研究的理論著作《教育政策學》的作者是( )
A.袁振國
B.孫綿濤
C.萬里
D.劉復興
11.在實現(xiàn)教育政策設計主體多元化的時候,多數(shù)國家采用了( )
A.投票制
B.集中制
C.聽證制
D.民主制
12.制度模式也稱( )
A.組織模式
B.規(guī)范模式
C.最佳規(guī)范模式
D.目標模式
13.下列對教育政策問題的內容和解決方式影響最大的是( )
A.政治
B.經(jīng)濟
C.文化
D.人口
14.理性模式的理論基礎是( )
A.理性主義
B.實用主義
C.漸進主義
D.理想主義
15.下列表述中,不屬于教育政策特點的是( )
A.服務于階級需要
B.服務于社會發(fā)展需要
C.是各種利益關系的調節(jié)器
D.是人民利益滿足的手段
16.教育政策的導向功能分為( )
A.直接導向和簡接導向
B.正導向和負導向
C.前導向和后導向
D.現(xiàn)在導向和未來導向
17.下列對教育政策與教育方針關系描述不正確的一項是( )
A.教育政策比教育方針范圍要廣
B.教育政策包含教育方針
C.教育方針是特殊的教育政策
D.教育方針包含教育政策
18.政策科學的奠基人是()
A.拉斯維爾
B.弗里德曼
C.德洛爾
D.鄧恩
19.下列對教育政策問題發(fā)生的背景描述不正確的是( )
A.教育政策問題的發(fā)生與整個社會的變化關系密切
B.教育政策問題的發(fā)生與政治有關
C.教育政策問題的發(fā)生與經(jīng)濟有關
D.教育政策問題的發(fā)生與人口無關
20.樂觀系數(shù)原則又稱( )
A.赫威茨法則
B.博爾達計數(shù)法
C.拉普拉斯法則
D.薩維奇法則
21.把教育整體作為一個系統(tǒng)來看待,并從教育系統(tǒng)與社會環(huán)境的相互作用來理解教育政策的制定,是( )給我們的最大啟示
A.系統(tǒng)模式
B.團體模式
C.精英模式
D.理性模式
22.風險型決策一般采取的方法是( )
A.決策樹法
B.方面排除法
C.組合排列法
D.舉手表決法
23.政策執(zhí)行評價的側重點在于( )
A.對執(zhí)行過程和執(zhí)行機構的行為進行檢查
B.對執(zhí)行結果進行檢查
C.對執(zhí)行手段進行檢查
D.對執(zhí)行者進行檢查
24.下列不屬于理性決策模式的基本要求的是( )
A.知道所有的社會價值及其相對的重要性
B.知道所有可能的政策方案
C.知道每一政策方案可能產(chǎn)生的后果
D.知道到底由誰執(zhí)行這一政策
25.“只有做到尊重客觀事實,才能大大減少政策決策的主管盲目性,這體現(xiàn)了政策設計中的( )
A.信息原則
B.客觀原則
C.預測原則
D.系統(tǒng)原則
26.下列不屬于教育政策問題認定步驟的是( )
A.問題察覺
B.問題分析
C.問題界定
D.問題陳述
27.教育問題上升為教育政策問題最關鍵的是( )
A.進入決策機構視野
B.引起群眾關注
C.體現(xiàn)公共價值
D.實現(xiàn)公共建設目標
28.制度模式也稱( )
A.組織模式
B.規(guī)范模式
C.最佳規(guī)范模式
D.目標模式
29.下列不屬于教育政策執(zhí)行活動的構成要素的是()
A.教育政策
B.教育政策執(zhí)行主體
C.教育政策客體
D.教育政策執(zhí)行方案
30.規(guī)范最佳模式的提出者是( )
A.拉斯維爾
B.德洛爾
C.林德布魯姆
D.鄧恩
31.教育政策控制功能的顯著特點是()
A.強制性和懲罰性
B.強制性和可控性
C.懲罰性和可控性
D.懲罰性和協(xié)調性
32.下列對于教育政策評價特征描述不正確的一項是( )
A.教育政策評價是對目標價值的評價
B.教育政策評價是依據(jù)事實的評價
C.教育政策評價是對政策實施流程的評價
D.教育政策評價是面向未來的評價
33.可以避免那些不太受歡迎也不太受反對的方案通過的決策方法是( )
A.淘汰投票制
B.正負表決法
C.贊成投票法
D.博爾達計數(shù)法
34.漸進模式認為,政策決策的根本目的應該是( )
A.追求效益
B.追求改良
C.追求變革
D.追求高效
35.漸進模式的提出者是( )
A.林德布魯姆
B.拉斯維爾
C.鄧恩
D.德洛爾
36.根據(jù)教育政策的功能來劃分,教育政策可以分為()
A.縱向政策和橫向政策
B.基本政策和具體政策
C.體制政策和機制政策
D.宏觀政策和微觀政策
37.教育政策的導向功能分為()
A.直接導向和簡接導向
B.正導向和負導向
C.前導向和后導向
D.現(xiàn)在導向和未來導向
38.漸進模式的提出者是( )
A.林德布魯姆
B.拉斯維爾
C.鄧恩
D.德洛爾
39.系統(tǒng)模式的提出者是( )
A.拉斯維爾
B.德洛爾
C.林德布魯姆
D.伊斯頓
40.下列不屬于政策的一項是()
A.關于進一步提高航海教育質量的若干意見
B.教育部關于建立中小學幼兒園家長委員會的指導意見
C.高一-二班班級管理規(guī)范
D.教育部關于印發(fā)《中等職業(yè)教育督導評估辦法》的通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