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層建筑結構設計》在線平時作業(yè)2-00001
試卷總分:100 得分:100
一、單選題 (共 10 道試題,共 50 分)
1.8度地震區(qū),下列()結構不要考慮豎向地震作用。
A.高層建筑結構
B.長懸臂結構
C.煙囪
D.大跨度結構
2.高層建筑結構在計算內力時,對樓面活荷載的考慮,下列()是正確的。
A.應根據(jù)活荷載大小區(qū)別對待
B.不做最不利布置
C.應按最不利分布情況
D.標準層多時不考慮不利布置
3.某框架結構,6度設防,II類場地,32m高,其框架軸壓比問題是()。
A.不計算地震作用,軸壓比可不驗算
B.取無地震作用組合的軸向壓力值,按三級抗震要求驗算軸壓比
C.取豎向荷載軸力和風荷載20%組合的軸力值,按三級抗震要求驗算軸壓比
D.計算地震作用,取有地震作用組合的軸力值,按三級抗震要求驗算軸壓比
4.按D值法對框架進行近似計算時,各柱的反彎點高度的變化規(guī)律是()。
A.當其他參數(shù)不變時,隨上層框架梁線剛度的減小而降低
B.當其他參數(shù)不變時,隨上層框架梁線剛度的減小而升高
C.當其他參數(shù)不變時,隨上層層高的增加而降低
D.當其他參數(shù)不變時,隨上層層高的增加而升高
5.高層建筑各結構單元間或主樓和裙房間設置防震縫時,下列()時正確的。
A.不應采用牛腿托梁的做法
B.不宜采用牛腿托梁的做法
C.可采用牛腿托梁的做法,但連接構造應可靠
D.可采用牛腿托梁的做法,但應按鉸接支座構造
6.某一級抗震等級的剪力墻,層高為3m,其厚度的最小限值為()。
A.140m
B.160m
C.170m
D.180m
7.剪力墻端柱考慮地震作用組合產生小偏心受拉時,柱內縱筋總截面面積應比計算值增加()。
A.15%
B.20%
C.25%
D.30%
8.二級抗震設計的剪力墻墻肢軸壓比限值為()。
A.0.9
B.0.8
C.0.7
D.0.6
9.在某地區(qū)的下列地點建造相同設計的高層建筑,所受風力最大的是()。
A.建在海岸
B.建在大城市郊區(qū)
C.建在小城鎮(zhèn)
D.建在有密集建筑群的大城市市區(qū)
10.計算框架結構梁截面慣性矩I時考慮樓板影響,對現(xiàn)澆樓蓋,中框架取I=()。
A.2I0
B.1.5I0
C.1.2I0
D.I0
二、判斷題 (共 10 道試題,共 50 分)
11.高層建筑框架——剪力剪結構剪力墻布置應遵循均勻、分散、對稱、周邊的原則。
12.高層建筑框架結構柱反彎點高度應考慮梁柱線剛度比及層數(shù)、層次,上、下橫梁線剛度比,層高變化的影響。
13.抗震設計時,高層建筑鋼筋混凝土結構構件應根據(jù)設防烈度、結構類型和房屋高度采用不同的抗震等級。
14.剪力墻偏心受壓與偏心受壓柱類似,在極限狀態(tài)下,當墻肢的相對受壓區(qū)高度ξ(x/hw0)>ξb時,為大偏心受壓破壞;ξ≤ξb時為小偏心受壓破壞。
15.把高層結構看成一根最簡單的豎向懸臂構件,軸力與高度成正比,水平力產生的彎矩與高度的二次方成正比,水平力產生的側向頂點位移與高度的四次方成正比。
16.關于框架的觀點,按照D值法框架柱的反彎點位置與框架層數(shù)有關。
17.剪力墻結構體系中,宜對連梁彎矩進行調幅,主要原因是:使連梁較早出現(xiàn)塑性鉸,降低連梁的平均剪應力,改善其延性。
18.砌體是一種脆性材料,其抗拉、抗彎、抗剪強度均較低,抗震性能較差,現(xiàn)代高層建筑很少采用無筋砌體結構建造。
19.高層建筑按不同情況分別采用底部剪力法、振型分解反應譜法、彈性時程分析法等幾種地震作用計算方法。
20.規(guī)則框架在水平荷載作用下,柱軸向變形由軸力產生,相當于彎矩M產生的變形,所以變形曲線呈彎曲形。
奧鵬,國開,廣開,電大在線,各省平臺,新疆一體化等平臺學習
詳情請咨詢QQ : 3230981406或微信:aopopenfd77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