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經濟學》在線平時作業(yè)2-00001
試卷總分:100 得分:100
一、判斷題 (共 20 道試題,共 100 分)
1.8.分配理論實際上是價格理論在分配問題上的應用。
2.4.需求的減少會引起均衡價格的下降和均衡數(shù)量的減少。
3.6.消費者均衡之點可以是無差異曲線與消費者可能線的交點,也可以是它們的切點。
4.3.消費者從物品與勞務的消費中得到的利益稱為效用。
5.4.在同一條無差異曲線上,不同的消費者所得到的總效用是無差別的。
6.2.微觀經濟學主要研究經濟個體的最優(yōu)決策問題。
7.2.完全競爭和壟斷競爭的區(qū)別主要在于產品是否有差別。
8.6.甲、乙兩國的恩格爾系數(shù)分別為0.1和0.2,那么甲國的國民要比乙國更富裕。
9.9.經濟增長分為衰退、谷底、擴張、頂峰四個階段。
10.5.甲、乙兩國的基尼系數(shù)分別為0.1和0.2,那么甲國的收入分配要比乙國平均。
11.3.經濟學上所說的“資源是稀缺的”是指相對于人們的無窮欲望來說,資源總是不足的。
12.1.效用就是使用價值。
13.8.生產者均衡關注的是產量最大化。
14.1.只要有人類社會,就會存在稀缺性。
15.9.供給的變動引起均衡價格反方向變動,均衡數(shù)量同方向變動.
16.3.一場臺風摧毀了某地區(qū)的荔枝樹,市場上的荔枝少了,這稱為供給量減少。
17.11.在經濟發(fā)展的任何階段都應該按照“逆經濟風向”而采取宏觀調控措施。
18.10.政府出臺經濟政策是解決經濟危機的唯一辦法。
19.3.一場臺風摧毀了某地區(qū)的荔枝樹,市場上的荔枝少了,這稱為供給量減少。
4.需求的減少會引起均衡價格的下降和均衡數(shù)量的減少。
5.甲、乙兩國的基尼系數(shù)分別為0.1和0.2,那么甲國的收入分配要比乙國平均。
6.甲、乙兩國的恩格爾系數(shù)分別為0.1和0.2,那么甲國的國民要比乙國更富裕。
7.若其他條件不變,商品價格上升,將導致該商品供給增加。
8.供給曲線是表示數(shù)量與價格之間的關系。
9.供給的變動引起均衡價格反方向變動,均衡數(shù)量同方向變動
20.4.與短期相比,長期平均成本曲線的變化特征是比較陡峭。
奧鵬,國開,廣開,電大在線,各省平臺,新疆一體化等平臺學習
詳情請咨詢QQ : 3230981406或微信:aopopenfd77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