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財23秋《刑法》單元作業(yè)二【答案】

可做奧鵬全部院校在線離線作業(yè)畢業(yè)論文QQ:3230981406 微信:aopopenfd777

發(fā)布時間:2023/10/14 18:16:51來源:admin瀏覽: 0 次

東財《刑法》單元作業(yè)二


共20道題 總分:100分


一、單選題(共10題,50分)


1.緊急避險的必要限度是指避險行為造成的損害( )可能造成的損害。


A、可以大于


B、不能明顯小于


C、可以等于


D、必須小于


2.正當防衛(wèi)的時間條件是( )。


A、不法侵害已經開始


B、不法侵害正在進行


C、不法侵害尚未結束


D、不法侵害已經著手實施


3.判處有期徒刑、拘役附加剝奪政治權利的,剝奪政治權利的刑期,從( )之日計算。


A、判決執(zhí)行之日


B、主刑執(zhí)行完畢之日或者假釋之日


C、判決確定之日


D、判決生效之日


4.下列各項屬于我國刑法規(guī)定的應當減輕處罰的情節(jié)的是( )。


A、已滿14周歲不滿18周歲的人犯罪的


B、犯罪以后自首并有重大立功表現的


C、情節(jié)顯著輕微危害不大的


D、造成損害的中止犯


5.死刑緩期執(zhí)行減為有期徒刑的刑期,從( )之日計算。


A、判決確定


B、判決生效


C、判決執(zhí)行


D、死刑緩期執(zhí)行期滿


6.我國刑罰的適用對象是( )。


A、犯罪的人或者單位


B、違法犯罪分子


C、嚴重違反黨紀的人


D、嚴重違反行政法規(guī)的人


7.我國刑法規(guī)定的限制自由刑包括( )。


A、管制


B、拘役


C、有期徒刑


D、無期徒刑


8.在我國,有權對犯罪分子適用刑罰的機關是( )。


A、公安機關


B、檢察機關


C、人民法院


D、監(jiān)獄


9.我國刑罰對犯罪的特殊預防的對象是( )。


A、犯罪分子


B、被適用和執(zhí)行刑罰的犯罪分子 


C、有犯罪傾向的人


D、普通人


10.根據我國刑法規(guī)定,下列關于首要分子的表述( )是正確的。


A、首要分子只能是組織領導犯罪集團的人


B、首要分子只能是在聚眾犯罪中起組織、策劃、指揮作用的犯罪分子


C、首要分子都是主犯


D、首要分子既可以是主犯,也可以不是主犯


二、多選題(共10題,50分)


1.下列各項中屬于結果加重犯的有( )。


A、搶劫致人死亡的


B、強奸致人死亡的


C、危險物品肇事,后果特別嚴重的


D、刑訊逼供致人死亡的


2.成立一般累犯,犯后罪的時間必須是在前罪( )之日起5年以內。


A、主刑執(zhí)行完畢


B、被赦免


C、假釋考驗期滿


D、緩刑考驗期滿


3.犯罪未得逞是指( )。


A、未著手犯罪的實行行為


B、未發(fā)生法定的犯罪結果


C、未完成法定的犯罪行為


D、未具備法定的危險狀態(tài)


4.下列各項中,應當附加剝奪政治權利的有( )。


A、累犯


B、危害國家安全的犯罪分子


C、嚴重破壞社會秩序的犯罪分子


D、被判處死刑、無期徒刑的犯罪分子


5.下列刑罰方法中,屬于公安機關執(zhí)行的刑罰方法有( )。


A、管制


B、罰金


C、剝奪政治權利


D、拘役


6.共同犯罪的形式包括( )。


A、任意共同犯罪與必要共同犯罪


B、事前有通謀的共同犯罪和事前無通謀的共同犯罪


C、簡單共犯與復雜共犯


D、一般共同犯罪與特殊共同犯罪


7.實質的一罪包括( )。


A、吸收犯


B、結果加重犯


C、想象競合犯


D、繼續(xù)犯


8.吸收犯的吸收關系包括( )。


A、主行為吸收從行為


B、前行為吸收后行為


C、重行為吸收輕行為


D、實行行為吸收非實行行為


9.在緩刑考驗期內有( )情形之一的,應當撤銷緩刑。


A、犯新罪的


B、發(fā)現判決宣告前還有前提罪沒有判決的


C、有違法行為的


D、違反行政法規(guī)的


10.對于累犯,( )處罰。


A、應當從重處罰


B、可以從重處罰


C、不得減刑


D、不得假釋


東財《刑法》單元作業(yè)二


共20道題 總分:100分


一、單選題(共10題,50分)


1.緊急避險的必要限度是指避險行為造成的損害( )可能造成的損害。


A、可以大于


B、不能明顯小于


C、可以等于


D、必須小于


2.正當防衛(wèi)的時間條件是( )。


A、不法侵害已經開始


B、不法侵害正在進行


C、不法侵害尚未結束


D、不法侵害已經著手實施


3.判處有期徒刑、拘役附加剝奪政治權利的,剝奪政治權利的刑期,從( )之日計算。


A、判決執(zhí)行之日


B、主刑執(zhí)行完畢之日或者假釋之日


C、判決確定之日


D、判決生效之日


4.下列各項屬于我國刑法規(guī)定的應當減輕處罰的情節(jié)的是( )。


A、已滿14周歲不滿18周歲的人犯罪的


B、犯罪以后自首并有重大立功表現的


C、情節(jié)顯著輕微危害不大的


D、造成損害的中止犯


5.死刑緩期執(zhí)行減為有期徒刑的刑期,從( )之日計算。


A、判決確定


B、判決生效


C、判決執(zhí)行


D、死刑緩期執(zhí)行期滿


6.我國刑罰的適用對象是( )。


A、犯罪的人或者單位


B、違法犯罪分子


C、嚴重違反黨紀的人


D、嚴重違反行政法規(guī)的人


7.我國刑法規(guī)定的限制自由刑包括( )。


A、管制


B、拘役


C、有期徒刑


D、無期徒刑


8.在我國,有權對犯罪分子適用刑罰的機關是( )。


A、公安機關


B、檢察機關


C、人民法院


D、監(jiān)獄


9.我國刑罰對犯罪的特殊預防的對象是( )。


A、犯罪分子


B、被適用和執(zhí)行刑罰的犯罪分子


C、有犯罪傾向的人


D、普通人


10.根據我國刑法規(guī)定,下列關于首要分子的表述( )是正確的。


A、首要分子只能是組織領導犯罪集團的人


B、首要分子只能是在聚眾犯罪中起組織、策劃、指揮作用的犯罪分子


C、首要分子都是主犯


D、首要分子既可以是主犯,也可以不是主犯


二、多選題(共10題,50分)


1.下列各項中屬于結果加重犯的有( )。


A、搶劫致人死亡的


B、強奸致人死亡的


C、危險物品肇事,后果特別嚴重的


D、刑訊逼供致人死亡的


2.成立一般累犯,犯后罪的時間必須是在前罪( )之日起5年以內。


A、主刑執(zhí)行完畢


B、被赦免


C、假釋考驗期滿


D、緩刑考驗期滿


3.犯罪未得逞是指( )。


A、未著手犯罪的實行行為


B、未發(fā)生法定的犯罪結果


C、未完成法定的犯罪行為


D、未具備法定的危險狀態(tài)


4.下列各項中,應當附加剝奪政治權利的有( )。


A、累犯


B、危害國家安全的犯罪分子


C、嚴重破壞社會秩序的犯罪分子


D、被判處死刑、無期徒刑的犯罪分子


5.下列刑罰方法中,屬于公安機關執(zhí)行的刑罰方法有( )。


A、管制


B、罰金


C、剝奪政治權利


D、拘役


6.共同犯罪的形式包括( )。


A、任意共同犯罪與必要共同犯罪


B、事前有通謀的共同犯罪和事前無通謀的共同犯罪


C、簡單共犯與復雜共犯


D、一般共同犯罪與特殊共同犯罪


7.實質的一罪包括( )。


A、吸收犯


B、結果加重犯


C、想象競合犯


D、繼續(xù)犯


8.吸收犯的吸收關系包括( )。


A、主行為吸收從行為


B、前行為吸收后行為


C、重行為吸收輕行為


D、實行行為吸收非實行行為


9.在緩刑考驗期內有( )情形之一的,應當撤銷緩刑。


A、犯新罪的


B、發(fā)現判決宣告前還有前提罪沒有判決的


C、有違法行為的


D、違反行政法規(guī)的


10.對于累犯,( )處罰。


A、應當從重處罰


B、可以從重處罰


C、不得減刑


D、不得假釋




奧鵬,國開,廣開,電大在線,各省平臺,新疆一體化等平臺學習
詳情請咨詢QQ : 3230981406或微信:aopopenfd777

  • 上一篇:
  • 下一篇:
  • 作業(yè)咨詢 論文咨詢
    微信客服掃一掃

    回到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