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前兒童心理學基礎形成性考核一
試卷總分:100 得分:100
1.以教育為著眼點,把學前兒童期分為嬰兒時期、幼稚時期、成童時期3個階段的心理學家是( )。
A.克伯屈
B.桑代克
C.格賽爾
D.皮亞杰
2.格林斯潘在其著作中將0~5歲嬰幼兒發(fā)展分成6個階段,以下那個表述是錯誤的。()
A.0~3個月嬰兒進入階段一:專注關心
B.3~6個月嬰兒進入階段二:建立關系
C.7~12個月嬰兒進入階段三:運用思想
D.13~24個月幼兒進入階段四:問題解決
3.成熟勢力發(fā)展理論的創(chuàng)始人是()。
A.格賽爾
B.華生
C.弗洛伊德
D.皮亞杰
4.格賽爾通過()斷定,學前兒童的學習發(fā)展取決于生理成熟,成熟是推動學前兒童發(fā)展的主要動力。
A.雙生子爬樓梯實驗
B.延遲滿足實驗
C.感覺剝奪實驗
D.經典條件反射實驗
5.斯金納將行為分為兩類:應答性行為和( )。
A.觀察行為
B.操作性行為
C.強化行為
D.消退行為
6.以下不屬于觀察學習組成部分的是()。
A.注意過程
B.保持過程
C.操作過程
D.動作復現過程
7.通過榜樣的操作形成有系統(tǒng)的活動并向學習者傳遞動作的模式稱為()。
A.象征模式
B.抽象模式
C.參與性模式
D.行為模式
8.以下屬于埃里克森新精神分析發(fā)展理論的觀點是()。
A.強化理論
B.認知發(fā)展理論
C.同一性理論
D.自我效能理論
9.皮亞杰認為影響學前兒童心理發(fā)展的因素有成熟、()、社會環(huán)境和平衡化。
A.經驗
B.知識
C.教育
D.運動
10.以下不屬于“活教育”發(fā)展理論的代表人物。()
A.盧梭
B.杜威
C.陶行知
D.陳鶴琴
11.美國教育家克伯屈根據人對于社會化的興趣的觀點,把學前兒童期發(fā)展分成4個階段。()
12.英國哲學家洛克提出了“白板說”。()
13.學前兒童的生物性發(fā)展,特別是神經系統(tǒng)發(fā)展不是孤立片面地成熟,而是與他們的情緒、語言和認知能力等發(fā)展相伴相隨。()
14.妊娠期婦女的情緒狀態(tài)不會對學前兒童心理發(fā)展產生影響。()
15.對學前兒童心理發(fā)展產生影響的人際關系主要有期待性和應答性。()
16.學前兒童的身體類型和個性無關。()
17.華生認為一切行為都是刺激-反應(S-R)的聯(lián)結過程,由刺激可以預測反應,由反應也可以推斷刺激。()
18.剛入園的幼兒如果不哭鬧,老師家長立即給予鼓勵和表揚,就是正強化。()
19.弗洛伊德將人格劃分為三個部分:本我、自我和超我。()
20.微系統(tǒng)是指學前兒童雖并未直接參與但對他們的發(fā)展產生影響的環(huán)境系統(tǒng),如鄰里、城鄉(xiāng)、都市、大眾傳媒、社會福利、法律服務等都是外層系統(tǒng)的影響因素。()
奧鵬,國開,廣開,電大在線,各省平臺,新疆一體化等平臺學習
詳情請咨詢QQ : 3230981406或微信:aopopenfd777
         
         
